爱情是劳动的一种
图:Gino Severini
连岳:
这封信写得有点意图不明。一来我没有凄婉的爱情故事,二来最近也没什么困扰我的感情问题。只是看你的回信看多了,让人有种要认真反省自己的冲动。
谈恋爱,多少算是个技术活吧?怎样去爱人,怎样去经营一段关系,天份以外看来还得多加练习。我从高中谈了一场懵懵懂懂的小恋爱,走过场一样经历了初恋,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正儿八经地谈什么恋爱了。不是没喜欢上谁(我是那种特容易为一个事物着迷的人),但一直没有发生什么值得一提的感情事,有段时间连我都开始怀疑自己的性向了(开拓一下新领域也不是坏事,可惜看来不是)。那时候流行一句话,爱情没有出现的时候,丫一点也不重要。
就这样,一晃过了七八年,什么豆蔻年华,花季雨季,哗啦哗啦地过。眼下虽然还年轻,但感觉自己在感情上像个婴儿,什么都不懂。跟异性相处的时候虽然不能说是无所适从,但也绝非舒服自然。身边也有遭遇跟我差不多的朋友,她说这是独生子女的普遍现象:父母给的多了,这孩子对外面的情感需求自然减少,也不懂得给予爱。可能这样说过于笼统,但在我的情况看来不是没道理。我和父母关系亲密,基本无话不谈,内心对他们的依赖可能成为我个性独立,进而去发展新关系的障碍。当然,这不怪父母,是我个性不够独立所致。
再回想那些不值一提的感情,我其实也蛮主动,但总是兴冲冲朝着他奔过去,然后发现对方一些东西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就马上跑得远远的,全然不懂得什么是“经营”。可能看爱情小说看多了,像包法利夫人一样,爱上男人的马鞭,绿丝绒烟盒……爱上一大串抽象的符号,爱的根本不是人。但是这东西又极难界定不是吗?我爱上他的一串绝妙的比喻句,爱上他说话不加掩饰,爱上他对烹饪的热情……这些足够当作我真正爱上一个人的证据吗?但是为什么我总是在发现对方身上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特质就马上想到放弃呢?
眼下正谈着一段轻松愉快的恋爱,两个的性格不大一样,他比较实在,我比较不羁(嘻嘻),观点相左的地方不少,有些时候难免步调不一致。我的信心也没开始那么足了。时间再长一点,当那些新鲜话都说完,浪漫的小把戏也用尽,电话变成了刷牙洗脸一样的程序,那些支撑我们走下去的东西不知道还在不在。关键还是我这种孬得要命的性格,让我更没有信心了。
就像电影里舒淇说的,没有爱的能力比没有性的能力更可悲。
JK
________
JK:
一个人可以不需要爱情(同性或异性)、不需要婚姻、不需要孩子,一个人可以自由自在、无牵无挂地过一生,感谢现代社会,从物质到观点,为人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感情离不开功利,父母爱孩子,是因为孩子带着自己的基因;离开父母爱上另一个人,离不开性爱、消解孤独及增加经济实力这些因素,但这一切,要么有人不在乎,要么能通过另外的方式得到满足。我估计,婚姻这种繁琐的感情方式,以后也会变淡,两个人只保留相随的乐趣。
每个时代,空中好像漂浮着一部透明的宪法,上面列着“人类必然需要清单”,清单列得越长,人的空间越小。
正如阿马蒂亚·森先生所说的:自由是人类发展的目的,自由也是人类发展的手段。一个人受到的强制越少,他也就越能舒展。有些强制是外力所加,有些强制是人的自我禁锢。
外力所加的强制,是事实,很难改变,红绿色盲,驾驶的自由就被剥夺了,你不能指望世界上的红绿灯为你一人改变。
我们自己能增加的自由,最快的就是消除内心的自我禁锢。
解除自我禁锢,是不是作为越少越好?不是的,这种解除,需要一个人精神力量变强,而一个人只有长期的自我教育,精神力量才能得到锻炼,就像长期的健身才能身体线条漂亮。自我教育不需要你特别聪明、特别漂亮、特幽默,它需要你有耐心:耐心地训练、耐心地阅读、耐心地学习、耐心地劳作、耐心地沟通,忽然在某一天的某一刻:“砰”的一声,像香槟突然被打开,你的梦想就实现了。
没有不劳而获的赞美、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就、自然,也没有不劳而获的爱情。
爱自己,像爱自己一样爱另个人,两个相爱的人维持爱情,一样需要耐心,爱情是劳动的一种,像种田一样,像写作一样,像减肥一样,它需要时间、付出、力量和韧性,指望一见钟情而后万事大吉,这种懒人的爱情,发生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有意思的是,懒人的一大法宝是宣称:我不再相信爱。这样就有了彻底逃避的借口,既然不信爱,一切爱都是欺骗,我就安心躲在自己的壳里。
除了心理病变,人一定会爱自己,这是写在基因里的,非爱不可,非信不可。不相信爱,认为世界全是敌人,大家都要作恶,这样的人,本身往往散发绝望气息,没人爱他这个真相太难接受,只好不相信爱,其实,他还是爱他自己的,甚至为自己编造谎言。
好好经营自己,从身体、财富到自由,这是爱的出发点,也让爱不陈旧。一生很久,爱也是漫长的路,真正让自己可爱的人,每天都比昨天好,一定不会缺爱。
祝开心。
连岳
推荐阅读:一篇最适合在寒冬取暖的文章
上篇文章:喝酒,雾霾和走钢丝